活動新聞稿 2024-05-28
2024《阿姨,上學囉!》失智友善紀錄片特映會-新竹場

《阿姨,上學囉!》新竹感動首映

憶起共築高齡守護網,營造友善社區環境

【會後新聞稿】

發稿單位: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2024年05月28日

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數不斷增加,影響許多家庭和社區的生活。為了進一步推廣社區對失智症議題的關注,並鼓勵民眾共同參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新竹市政府衛生局攜手合作舉辦真人真事失智紀錄片《阿姨,上學囉!》特映會,今(28)日在新竹大遠百威秀影城感動放映,吸引近150名觀眾的熱烈迴響,透過影片向民眾傳達對失智友善態度的重要性,並展現愛與理解的力量,帶來深刻感動與溫暖。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曾家琳副主任表示,失智友善包含許多面向,除了認識失智症、同理失智者與家屬之外,在影片當中另外展現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尊重」。儘管失智長輩的行為表現,可能有不符合普遍大眾的價值觀,但是尊重每位長輩有自己的想法,讓他做自己喜歡的樣子,身旁的人給予支持與陪伴是很重要的。

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國民健康科王惠平科長表示,新竹市失智人口數預估約5,222人,市府重視每位長輩的身心健康,積極爭取中央經費,並建設在地失智症照顧服務的中心及據點,今年4月份已在千甲市民活動中心設置竹市第3家公辦民營日間照顧中心,提供失能、失智長輩的日間照顧服務,並建置8處失智社區據點,減輕家庭的負擔同時,持續推動高齡友善的環境。截至今年5月,已有7成以上失智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人口有5成8以上獲得診斷與服務,另有8.6%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讓失智長輩能夠在社區獲得更全面的照顧,營造失智友善社會共伴的氛圍。

本紀錄片導演劉臣恩分享,此紀錄片描述主角82歲劉王壁英和69歲郭秀珍女士,在罹患失智症後,雖然腦部認知退化導致人事物的遺忘,但對於過去擅長的事情,記憶依然留存,能有機會發揮所長、參與社會服務並實現自我,因而獲得成就感。劇中故事焦點呈現了認識失智症、看見失智者的能力、高齡友善就業、照顧者心路歷程及失智友善社區等議題。我們所能做的是幫助這些長輩與他們的家庭結合鄰里資源,提供互助與共融的環境,讓失智者能夠安心、自在並保有尊嚴的生活。

映後邀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老年醫學部賴秀昀主任,帶領觀眾喚起對於失智症的關注。賴醫師表示,面對失智病症來襲,產生的不愉快與不舒服,需要展現極大的堅強和勇氣。透過影片我們看到失智者生活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喜歡的事、有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更應該體認在照顧的協助需要根據每位失智長者的病程、生命經驗與個性特質的不同而調整、規劃,不僅只透過醫護團隊的用藥建議,並搭配非藥物治療與活動安排的方式介入。明年我們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社會將面對更多高齡友善失智友善的議題。我們要學習怎麼樣對待身邊的高齡者與失智者,也要鼓勵他們可以做的部分儘量做,而不用強調他們不能的部分。一起互相扶助,在地安老。

電影主角劉若涵與劉王壁英並且出席現身說法。劉若涵表示,很開心大家抽空來欣賞電影,關心這個議題。從陸續照顧爸爸到媽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貴人,有人扶持並不孤單。也很肯定媽媽的很樂觀,不會拒絕排斥和社會互動,來日照使用服務但不覺得是自己生病,反而是用樂觀的心態,當作來日照是幫我照顧其他長輩的、來陪我上班的。雖然跟媽媽24小時相處當然會有摩擦,但是努力的調適自己,用「大事化小」的想法,來讓自己不要太糾結,有時候也會借助信仰的力量,改變心情。此外也提到,現在盡可能讓媽媽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希望可以延緩失智症的退化,並把媽媽當作正常人來看待,維持長輩的尊嚴。

活動現場有照顧者分享,電影令人感動,從前誤解失智者只能被照顧,沒想到還可以做這麼多事情,以後會用開放的心胸讓他去嘗試,也希望民眾對失智症家庭能更加友善。

溫馨失智友善紀錄片《阿姨,上學囉!》將於7月19日溫暖獻映,讓民眾認識失智症,並對失智者及家庭給予友善支持,共創失智友善未來。近日將陸續辦理全臺口碑場特映會,詳情請洽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官網;如有意願包場,請電洽02-23320992分機111陳企劃。